今天是:
您所处的位置: 首页>>调查研究>>内容
关于公安“三项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11-03-23   来源:溧阳人大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关于公安“三项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委

 

一、总体情况评价

自08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大力推进以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建设”工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责任意识明确、工作思路清晰、工作成效显著,呈现出信息作战日趋成熟、执法水平稳步提升、警民关系日益融洽的良好态势,有力促进了全市的平安稳定和谐。

(一)以提升核心战斗力为切入点,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全市公安机关以科技强警为契机,牢固树立“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紧紧围绕实战需求,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广大民警信息应用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市公安机关90%以上的公安业务实现了网上流转和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破案占破获案件总数的比重达到65%以上;全市技防设施覆盖率达90%以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运作高效,全市刑事警情连续下降,公众安全感位居常州地区首位。

(二)以提升执法公信力为着力点,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新成果。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执法主体培训为抓手,以执法质量考评为杠杆,以网上执法巡查等活动为载体,不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全市公安机关整体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公安法制建设和队伍建设有了新的进步。市公安局连续九年被评为“全省县级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优秀单位”,并被确认为“全省依法行政示范点”,人民群众对市公安局执法抽样调查满意率达90.5%。

(三)以提升社会亲和力为落脚点,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进入新境界。全市公安机关立足本职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创新服务措施,通过“大走访”开门评警、“警民恳谈”等多种形式全面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取得突出成效,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的信任感进一步增强,民警的威信在群众中进一步提高。

二、问题和建议

虽然我市公安机关在三项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软件建设均存在差距。一方面,硬件设施严重滞后、设备短缺。一是办公用房紧张。多个基层所队面临着办公用房的紧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门派出所。作为全市公安机关中业务量最大的基层所队,西门派出所的办公用房仍然是租的,未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科技设备比较落后,运行实效不高。由于建设时一次性投入较大、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以及管理、维护等体制机制方面没有完全理顺,目前,我市很大一部分的视频监控质量较低,拍摄出来的图像清晰度较差,不能满足实战的需要。同时,由于经费不足,很多技术先进的科技装备无法装备应用。另一方面,软件建设还需常抓不懈。一是民警年龄结构老化,学习意识不够。目前,全市公安机关4050岁的民警有297人,50岁以上的在职民警有127人,这些年龄偏大的民警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在学习掌握电脑知识并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方面具有较大难度。二是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目前,整个公安局的科技应用人才尤其是既懂公安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人员严重匮乏,极难满足信息化建设普遍推广与深入推进的需要。

(二)执法规范化建设压力较大。一是民警执法水平不高。由于基层民警疲于应付各种日常性工作和非警务活动,学习时间不充裕,从而导致办案水平不高,执法手段渐不适应当前公安工作的需要。二是执法办案欠规范。少数民警执法理念、工作方法、工作模式没有及时调整,习惯以管理者自居,工作缺乏主动性、责任性、细致性;有的办案民警怕承担风险,不作为、消极作为。三是公安执法环境严峻。当前,民警的执法环境比以往更为复杂,执法任务更为艰巨。民警的传统执法理念与人民群众的期盼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受新闻媒体及社会舆论的监督,执法要求越来越高。

(三)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不容乐观。一是公安机关对社会治安的驾驭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正处于刑事犯罪高发期,尤其是各类盗窃案件多发,占到案件总数的90%以上,这导致部分群众对公安机关不信任,影响了警民关系。二是警力不足,难以适应当前复杂的公安工作。目前,全市共有警力784名,去年担负近50000起处警,6000余起刑事案件、10000余起治安案件的查处、侦查工作,除此以外,还要担负繁重的维稳工作和调处纠纷工作,警力严重不足同现阶段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的矛盾日益明显。三是公安队伍建设中还存在问题。部分民警特权思想严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冷硬横推拖。这些尽管发生在少数民警身上,但却影响了整个公安机关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四是辅警队伍严重不稳定。目前,全市公安机关聘用的辅警待遇普遍偏低,尤其是城区,2万不到的年薪,招不到更留不住素质较高的年轻辅警,这直接影响了全市公安机关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认清发展形势,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公安信息化建设是高度动态化、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环境对公安工作提出的现实要求,是形势发展的必然。一要抓硬件,强化基础建设。全市公安机关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多方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办公场所建设和改造,全面完成各个派出所的“四区十室”建设任务,为实现派出所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化、管理科学化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我们建议公安部门结合城区区域调整、发展方向以及警情特点,整合警力资源,科学合理布局,提升“设防城市”管控水平。要对全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资源进行“普查”,全面了解各个视频监控的运行状况,对于不能运行的要及时修复,对于能运行而不能服务实战的要根据所处位置的重要程度逐步更换为高清设备,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二要抓软件,提升应用水平。信息采集是难点、信息应用是关键。要高度重视原始信息的采集工作,各警种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信息要进行分类清理、归口采集、规范录入,为信息化应用积累大量高标准、高质量、可信赖的基础信息数据。同时,对因信息遗漏、延误、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实行责任追究倒查制度。要统一思想,提高全体民警对信息化的应用意识,并通过强化训练和考核,不断提高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平,使“五会四必”成为民警的工作常态。要继续在创新信息化应用机制上下功夫,建立情报研判、信息导防、周边协作、科技管理、数据更新和考核激励等应用机制,凸显信息化强警的优势。

(二)严抓管理监督,努力实现规范化执法。全市公安机关不仅要将当前严峻的执法环境作为公安执法的困难和挑战,更要作为对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机遇和促进,以真正规范化的执法重建良好的公安执法环境。一要牢固树立执法理念。坚持把执法为民热情服务、执法规范化、人性化执法三者结合起来,端正执法思想,使广大民警成为社会和谐的促进者、社会稳定的捍卫者。二要注重培训实效。在坚持全员轮训、专题辅导、庭审旁听、岗位自学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不断增强执法教育培训的针对性、趣味性,调动民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法律知识考试、执法技能比武,以考促学,以考促练,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三要完善执法制度体系。要建立比较完善、科学,覆盖各个执法领域和执法环节的执法制度体系,确保民警在各项执法活动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努力减少执法随意性,防止执法偏差。同时,拓宽和畅通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渠道,有力有效地进行执法监督,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执法监督,确保公安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三)严抓关键环节,全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一要营造良好治安环境,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群众思安甚于思富。要牢固树立案件无大小的思想,既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又有效打击盗窃等多发性侵财型犯罪;既集中精力破大案,又坚持不懈破小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对盗窃罪的修改,可以看出将加大对于盗窃案件的打击力度,当具体的司法解释出台后,市公安局要第一时间开展培训,及时领会掌握,提升广大民警打击盗窃案件的决心和能力,遏制盗窃案件高发的势头,增强群众安全感。另外,市公安部门倾力打造的“五小件”民心工程要继续深化办实办好。二要畅通警民联系渠道,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要主动寻求与新闻媒体协作,并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依托新闻媒体和网络的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措施与成效,使全社会看到公安民警的真诚奉献,使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公安工作。要加强对互联网络的监管,对故意歪曲事实、恶意炒作的“莫须有”涉警事件,要及时澄清事实,并依法严肃查处。要以警营开放日、“警民恳谈”、“走村入户进万家”、“大走访”开门评警等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营造良性互动的局面,达到增进了解、增强互信的效果。三要加强自身建设,塑造良好形象。要坚持政治建警与业务强警并重、科学用警与制度管警并重、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并重,进一步树立公安民警可亲、可爱、可敬、可信的良好形象。市公安局要积极争取编制,进一步扩充警力,不断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对辅警队伍的保障力度,提升辅警的收入水平,同时全市公安机关要加强对辅警队伍的管理,通过明确奖惩等举措的有效落实,发挥好辅警队伍的作用。

主办单位:溧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南环路18号
联系电话:0519-87269018   邮箱:lyrd611@sina.com
苏ICP备1700313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256号
网站标识码:32048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