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溧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纲要(草案)的说明及2016年计划安排意见(草案)的报告 ——2016年1月6日在溧阳市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常务副市长 周卫中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关于溧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及2016年计划安排意见(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 “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回顾 “十二五”时期,全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克难奋进,开拓创新,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2015年,全市实现GDP 738亿元(预计数,下同)、人均GDP达到9.7万元,“十二五”年均分别增长11.7%、11.3%(年均为“十二五”期间年均,下同),三次产业比重为6.4:50.6:4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54.2亿元,年均增长13.3%;在2015年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列第37位,较2010年提升17位;荣获2015中国“十佳最具投资竞争力”城市称号。 1、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达90%,实现“亩产吨粮县”,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天目湖白茶、溧阳白芹、溧阳三黄鸡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登记保护,溧阳青虾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天目湖白茶示范基地成为全国第10个有机农业示范基地。201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85亿元,年均增长9.3%。 2、工业质效显著提高。智能装备制造、智能电网、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逐步形成规模。我市被认定为“江苏省输变电特色产业基地”、“江苏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输变电产业集群入围“江苏省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科华控股和常宏帝豪分别在“新三板”、上海股交所“E板”挂牌。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600亿元,年均增长9.1%。 3、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商贸流通业快速成长,形成了以平陵广场、八佰伴和上河城为核心的城市中心商业集聚区和以104国道为主线的市场集聚区。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18亿元,年均增长16.1%。 4、建筑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建安工程连续四年荣获“鲁班奖”;江苏天目集团等5家企业入选“全省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我市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建筑强市”、“中国建筑之乡”。2015年,全市建筑业施工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长16.7%。 (二)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 1、科技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成功引进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拥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三站三中心)89家、省级科技创业平台(孵化器)3家,成功创建省级区域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上上电缆、华朋集团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华朋集团设立高压智能变压器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2、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积极推进“龙城英才”计划,引进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超过160个。201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4%,万人发明专利拥有12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65家。我市成为江苏省第二批“创新型试点县(市)”。 (三)城乡面貌呈现新形象 1、城市框架不断拉大。深入实施“南拓西延”扩张战略,有序推进旧城改造、老小区整治,城市景观与功能结构进一步优化;燕山新区框架全面拉开,燕山公园二期、燕湖公园、建筑企业总部区等开工建设,新城风貌初步展现。 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宁杭高铁、常溧高速和中关村大道、东环路、燕城大道等主次干道建成通车,镇村公交实现全覆盖。丹金溧漕河、芜申运河三级航道网整治工程全面启动。中心水厂一期和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城市防洪大包围”及配套工程基本完成。全国首座500KV智能化变电站建成投运,江苏国信溧阳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数字城管系统建成,形成高效协调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 3、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我市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市”、“全省村庄环境整治示范县(市)”,国家生态镇实现全覆盖,列入全国第五批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试点单位,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水源地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我市被评为“全国湿地保护先进县(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市)”。 (四)改革开放释放新活力 1、积极推动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稳妥实施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下放经开区(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天目湖镇和社渚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启动“政社互动”试点,减轻社区(村)负担。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和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 2、区域合作逐渐深化。节俭高效办好“中国溧阳茶叶节”和“天目湖旅游节”,与美国联合市、福基郡、加拿大查塔姆—肯特市、荷兰莱瓦顿市、德国富尔达区、意大利卡莫利市缔结为友好城市,与常州新北区挂钩合作顺利推进,城市影响力和辐射力进一步扩大。 (五)民生保障得到新改善 1、城乡统筹步伐不断加快。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59%,年均提高1.8个百分点。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450元、19950元,年均分别增长10.9%、11.9%。城乡低保实现并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实施,大病保险制度全面推进。 2、社会事业水平不断提高。省级城市、农村和谐社区达标率分别达到100%、99%,我市获评“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质量连续上台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市人民医院新院等工程顺利实施。深入实施普惠城乡居民的就业促进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调整经济适用房货币化补贴政策,扩大低收入家庭住房受益面,住房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市被评为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少儿书法、傩文化)、“苏南(县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全国十佳运动休闲城市”。中华曙猿化石地点、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蒋塘马灯舞”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嵩里跳幡神”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被评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3、社会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法治建设满意度和公众安全感均保持在90%以上,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县(市)”和“江苏省平安县(市)”。 同时,外事侨务、对台事务、人武人防、档案党史、安全生产、民族宗教、老龄事业、工会、共青团、妇联、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本完成了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一是经济较快增长的动力不足,稳增长压力较大;二是转型升级面临挑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企业上市仍未取得突破;三是资源环境矛盾突出,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艰巨,民生事业统筹发展与群众期待仍有差距;五是改革开放有待深化,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仍需完善,等等。 二 “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内容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阶段,更是建设“强富美高”新溧阳的关键时期。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我们根据上级的要求和《中共溧阳市委关于制定溧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突出规划的战略性、指导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注重调查研究和民主决策,广泛听取和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完成了《溧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工作。现对《规划纲要》(草案)作如下说明: (一)《规划纲要》(草案)的框架结构 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站在新起点”,包括“十二五”发展回顾和“十三五”发展环境;第二部分“确定新目标”,对“十三五”期间的总体要求、发展定位、主要目标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开创新篇章”,通过推进产业提升、创新驱动、城乡一体、生态优先、改革开放、文明幸福等六个方面,确定了“十三五”期间发展重点;第四部分“落实新举措”,明确规划分工、推进规划实施、加强政府引导。并以专栏、附件等形式,编排了“十三五”期间重点目标、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 (二)“十三五”期间的总体目标 1、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凝聚精气神,建设新溧阳”总要求,突出“融入常州、接轨南京”战略重点,坚持“项目为王、生态为本”两轮驱动,着力提升“中心城区、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三大板块,统筹推进“产业提升、创新驱动、城乡一体、生态优先、改革开放、文明幸福”六大工程,积极推进率先基本现代化建设,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溧阳。 (2)工作重点。更加注重产业提升的基础作用、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的核心地位、更加注重城乡一体的战略导向、更加注重生态优先的根本要求、更加注重改革开放的动能释放、更加注重文明幸福的目标追求。 2、发展定位 “十三五”期间,全市围绕“跻身宁杭经济带上重要副中心城市”定位,加快建设最具吸引力的休闲度假城、最有活力的创新创业城、最富魅力的文明幸福城。 3、主要目标 (1)经济质效快速提高。加快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经济总量、产业结构、质量效益、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8%左右。 (2)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人才,完善体制机制。到2020年,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8%左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件,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明显提高。 (3)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坚持共享发展,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到2020年,城乡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优质化水平明显提升,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4)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到2020年,城镇污水达标处理率达到96%,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超过80%,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超过80%,林木覆盖率保持在30%以上,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0%。 (5)社会管理明显加强。深入实施社会治理创新工程,加强社会法制建设,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整个目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创新能力、民生幸福、生态环境、民主法治”五大类32项指标。(具体指标、目标见《规划纲要》草案) (三)“十三五”期间的发展重点 1、推进产业提升工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提升发展传统产业,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培育一批规模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 (2)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 围绕“突破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培育发展民生性服务业”,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老、文化体育、互联网经济等产业,拓展新型消费业态,加快发展网络消费、文化消费和健康消费等服务业。到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500亿元。 (3)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优化“四圈三区二园一重点”农业布局,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农林水利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等工程建设,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到2020年,农业总产值达110亿元,年均增长5.3%。 (4)加快发展建筑业 坚持“做大、做强、做专”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中国建筑之乡”、“江苏建筑强县(市)”的优势,打造市场竞争力强的建筑企业集团、特级资质企业和产业集群,向“千亿产业”进军。 2、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转型升级动力 (1)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强化产学研技术支撑,加强功能平台建设。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左右,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00家。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城市文化。到2020年,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总量超过200人,每万人劳动力中高技能人员达800人。 (3)建设创新创业平台 加快推动众创空间建设,着力发展一批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求的新型众创空间载体。建设创业公寓,聚集相关产业联盟、创业服务机构,为创业者提供价廉宜居的创业空间。 3、注重城乡一体建设,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1)着力提升三大板块 进一步优化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促进城市功能合理布局,统筹推进“中心城区、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和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三大板块建设,着力打造溧阳的“人居、产业、生态”三大核心载体,形成“一体两翼、三区联动”互为支撑、互融互补的发展格局。 (2)促进镇村繁荣发展 以主体功能区为导向,以空间适宜性为基础,结合产业城镇空间优化与融合发展的新要求,构建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繁荣发展的空间布局。通过“绿化、美化、亮化”等重点工程,促进新老集镇协调发展。按照“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要求,注重自然生态的融合和历史文化的传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3)强化基础设施配套 交通建设:围绕建设苏西南交通枢纽目标,谋划市内、对外交通体系的优化和布局,积极向上争取,推进高速互联互通,加快S341、S360等国省干线公路建设与改造,启动通用机场建设,完成芜申运河、丹金溧漕河三级航道整治,构建快速、便捷、立体化的交通大格局。完善城乡公交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广运用新能源交通运输工具。 能源基础设施:推进中心城区220KV电源高压配网、110KV变电所的建设,新建南山竹海110KV变电所。优化加油、加气站点布局,科学配建充电桩。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推广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生物质能等开发利用。 市政基础设施:实施全市区域供水、治污一体化工程,到2020年,确保全市人民都能喝上更加洁净的放心水。推进城市道路、城市节点和城市公园的亮化工程,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全覆盖。完善城市内部的快速路、公交场站、绿地系统、停车场等设施,推行人性化智能交通管理。健全自行车行车道和行人步行道网络,构建无障碍交通设施网络。 (4)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提升城域网出口带宽接入能力。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全面推进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数字城管等信息化项目建设,建立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4、坚持生态优先导向,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1)优化生态空间布局 围绕“优化提升区域、适度发展区域、重点拓展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的开发方向和保护要求,实施分类建设和保护。加强水、土地、矿山等资源保护,严守生态红线。 (2)加快生态绿城建设 围绕绿色城市、生态城市、森林城市建设目标,推进生态廊道、绿道建设等工程,保护好城市规划区内水系、山体、湿地、林地等自然生态资源,统筹安排城乡绿化一体化发展。加强城市老城区、老小区等绿化提升改造,营造处处皆绿、人人可享的绿色生态生活空间。 (3)实施碧水蓝天工程 强化水源地源头治理,加快推进河道工程建设和生态修复,开展流域水污染治理和预防,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控、矿山宕口复绿等治理工程,不断提高环境综合防治与生态修复水平。强化工业废气综合治理,严格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深化扬尘污染防治,切实解决矿山宕口、公路运输等各环节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建筑渣土运输处置管理,大力整治工地、道路、堆场、裸地扬尘。 (4)建设绿色低碳社会 全面推进产业、企业、园区和社会的循环经济建设工作,大力组织实施清洁生产企业示范工程,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市。加强医疗废弃物、固体危险废物、病死畜禽等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释放持续发展动能 (1)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全面推进“5416”工程,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探索财政专项资金“拨改投”、“拨改贷”等新模式。加强社会领域体制改革,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点,有效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预期和选择。 (2)扩大对外开放合作 顺应长三角一体化、宁杭经济带融合发展的趋势,深度融入长三角都市圈。全面融入常州,积极对接常州“五个西进”。全力接轨南京,努力把溧阳打造成南京产业转移的新高地、市民休闲的后花园。 6、全力保障文明幸福,实现社会和谐包容 (1)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以促进共同富裕为导向,突出农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增收,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五大增收渠道”。到“十三五”期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6350元,年均增长10%左右。 (2)健全共享发展体系 建立健全创业政策、创业培训、创业载体、创业服务“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加快构建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统筹城镇住房发展规划;完善公共文体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3)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围绕“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市民素质提升、民生实事惠民”四大工程,开展专项行动,力争2017年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加强道德品德教育,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广泛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4)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推动平安溧阳建设,进一步健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提升公众安全感和社会治安满意度。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增强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5)推进法治溧阳建设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提升法治公信力。推动公正廉洁司法,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提高司法公信力。 三 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2016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其中:服务业占比44%左右; 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 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 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 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其中:工业投入、服务业投入均增长10%左右;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 7.进出口总额、实际到账外资均完成常州考核目标; 8.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5%左右; 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均完成上级考核目标。 关于2016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政府工作报告》已作了全面部署。为确保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从计划角度,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注重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1、坚持发展新型工业。深入实施“向先进制造出发”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智能装备制造、智能电网、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突破,加快金属冶炼、建材等传统产业提升改造。重点推进永冠新能源产业园、布勒高端饲料机械、科华涡轮增压器等项目建设。2016年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新增高新技术产品100只、新增省级以上“三站三中心”5家。 2、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提升发展旅游休闲、商贸流通等优势产业,突破发展健康养老、科技服务等新兴产业。2016年力争完成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16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0亿元。 3、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围绕《农业转型发展纲要(2015-2017)》目标,稳定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快农业提质增效,推进农业园区建设,严管农产品质量。2016年,农业机械化水平超90%,农业现代化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农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新增“三品”总量28只,打造常州市级以上名优农产品15只。 4、铸造“溧阳建筑”品牌。以一批现代化企业为引领、一批高层次人才为基础,不断延伸建筑业产业链;加快推进燕山新区建筑企业总部区建设,大力发展多元经营,逐步实现我市建筑业“做大做强做专”的目标。 (二)提升开放水平,全面深化区域合作 1、推进区域合作。坚持“融入常州、接轨南京”的战略重点,积极“对接沪杭、联动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都市圈,承接上海自贸区产业转移。充分发挥上黄、上兴区位优势,加快长荡湖湿地公园、曹山慢城和经济开发区西部产业园等建设。 2、促进招商引资。着力在激活招商引资源头活水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家乡名人、企业家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等人脉资源,千方百计挖掘大项目。紧盯上海、南京、杭州国企改革和产业转移的项目信息,主动对接央企改革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产业转移,力争在京沪宁三个重点城市招商取得突破。 3、提升外贸水平。紧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经合作项目,带动设备和原材料出口;充分用好常州“华贸通”平台,促进外贸供货企业快速回流;精心组织境内外展会,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出国劳务服务中心”平台优势,规范和扩大劳务输出。 (三)统筹城乡布局,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以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综合试点县为契机,围绕“新城建设追求高品质、老城改造提升舒适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城乡发展的协调统筹能力。一是加快老城区改造,对西园新村、东升新村等老小区和散住楼进行改造出新,实施钱家、图塘、湾里等城中村升级改造工程;二是加快新城区建设,推进档案馆、规划馆、博物馆、全民文化中心、实验小学新校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三是完善城市配套实施,推进溧阳站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工程,加快城区道路配套排水管网、老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区域供水、停车场(位)等工程建设。四是推动镇村发展,着力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重镇、生态美镇、旅游名镇。 (四)改善生态环境,助推文明城市创建 1、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加快“生态绿城建设”,继续推进矿产品生产运输秩序综合整治。二是实施碧水蓝天工程,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大力推进工业废气、建筑扬尘整治,确保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加快推进区域供水、治污一体化工程,强化水源地源头治理,确保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三是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工作,大力组织实施清洁生产企业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国信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建设。 2、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一是落实文明城市创建。围绕“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市民素质文明、民生实事惠民”四大工程,实施老小区整治、交通秩序整治、市民素质提升等专项行动,积极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二是提升文体服务效能。加快打造“15分钟文化服务圈”,实现图书馆市镇全覆盖。三是丰富城市历史内涵。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充分挖掘溧阳人文历史,修复城市历史记忆,营造具有溧阳文化的景观特色。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深化道德讲堂,广泛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选树表彰活动,营造崇德向善氛围,不断提高市民文明意识。 (五)改善社会民生,树立共建共享理念 一是坚持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统筹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创建“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县(市、区)”。二是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统领,实现卫计保障普惠化。2016年完成人民医院新院建设,启动中医院搬迁工作。三是强化政府托底民生保障职能,有序提高各类人员保障标准,提升社会福利水平;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加快农村敬老院改造升级。四是提高基层管理水平,推广“百姓议事堂”经验做法,到2016年底有条件的村建立“百议堂”。搭建“一居一品”社区服务大平台,促进社区高品质、内涵式发展。 (六)加大考核力度,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加大“十三五”规划宣传力度,加快完成重点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做到与总体规划纲要的有效衔接。加快制定“旅游业发展”、“城乡建设”、“水源地保护”等三年行动计划,同时将规划纲要所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市委、政府的年度重点工作中,并纳入全市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确保“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顺利完成、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是我市积极推进率先基本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规划纲要》描绘了我市下一阶段发展的宏伟蓝图,一经本次人代会审议通过,即成为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领。让我们在中共溧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凝心聚力、克难求进,为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