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所处的位置: 首页>>机关建设>>内容
【思有所悟】之二十八:习惯
发布日期:2010-08-05   来源:溧阳人大网 浏览次数:  字号:〖

思有所悟(二十八)

习 惯

沈福新

 

何为习惯,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由此可见,习惯是由重复制造出来,并根据自然法则养成的。一个动作,一次现象,一种行为,多次重复后就能进入人的潜意识,变为习惯性动作。人的知识见识的积累、才能才干的增长、上限极限的突破、记载记录的打破等等,都是行为不断重复成为习惯性动作的使然与必然。

习惯一旦养成与形成,就极具稳定性重复性和顽强性,习惯是把双刃剑,它既是走向成功的最实在、最实际的保证,也可能是走向失败的最直接、最便捷的通道。心理上的习惯左右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理上的习惯左右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凡事都有其两面性。习惯也是一样,有正面就有负面。正面的是好习惯,有助于人们的成功;而负面的坏习惯,则会导致人们的失败。好习惯是步入成功的基石和阶梯,而坏习惯则是阻碍成功的泥潭和断桥。由此可见,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不断抛弃和摒弃那些萌芽状态将要形成的坏习惯,不断改正和矫正那些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

好习惯能成就一个人,坏习惯能摧毁一个人。诚如席勒所说:“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坏的主人”。一个人如若养成了好的习惯,在一辈子的生涯中可以享用不尽它所产生的利息;与此相反,一个人如若养成了不良习惯,一辈子都不得不偿还它带给你的债务,而且这种债务所带来的痛楚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的痛楚。由此可见,不良习惯就像是一帖慢性毒药,刚开始时感觉不到它的害处,但当你有了感觉之时,或许为时已晚,必将酝成的后果便是恶果。结论:好习惯的报酬是成功与快乐,坏习惯的报应是挫折与痛苦。

世界上没有不带习惯的人,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无一例外都带习惯。习惯是构成一个人内在气质和决定其外在行为方式的重要元素。好习惯的养成有利于人们活动与交往环境的优化与美化,有利于个人素质的加强与增强,有利于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与提升;不良习惯则会影响个人的成长与成功,影响与他人的联系与关系,影响社会土壤的风气与风尚。由于习惯是长时间形成的,因此,不论是好习惯的养成或是坏习惯的改变都很难。这种难并非不可破解和克服,既然习惯是后天形成的,那么习惯应当是可塑、可变、可修正、可矫正的,也应当是可点化、可优化、可强化、可长化的。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自己的习惯应当注意和注重,而对他人的习惯则应予宽容和包容。既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要己所欲而莫强求于人。尤其是对他人的一些枝里末节、无伤大雅的习惯或行为保持最大的宽容和包容。换句话说,不要动不动把“看不惯”当成自己的习惯,只要不危及自己、不危害社会,尊重他人的习惯也是一种美德,因为习惯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生活,不容纳他人的习惯就等于在现实生活中不容忍他人。

习惯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个人行为、情感、思维模式,是一个人对环境条件的刺激进行反应的稳定模式。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坏习惯是一种躲不开、藏不住、掩不掉、割不断的现象,别人都能看得见并感觉得到,而身在其中的人未必能看得见感觉得到。由此可见,习惯就是一种自动化、规则化的行为,潜意识、无意识表现的行为,并不一定是自身希望、愿望的行为。

习惯的力量是无形而又强大的。培养好习惯首先要弄清和明晰自己哪些习惯是好的,哪些习惯是不好的。意识到坏习惯的存在,是改掉坏习惯的第一步,对待影响自己的坏习惯,要采取替换而不是抹去,即用习惯去克服习惯。一旦我们成功地改掉第一个坏习惯,那么以后改掉坏习惯将会相对变得容易得多。慢慢地逐步地改善正是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所在。积累是一种现象,它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积少成多,积薄成厚,积小成大,积弱成强,并最终形成巨大的改变,便是积累的巨大威力。由此可见,点点滴滴,时时处处,积少成多养成好习惯之重要,有了平常的点滴积累,从量变到质变,好习惯就可以升华为正确的人生观。

养成勤于学习,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更使人受益终身。诚然,学习是一件苦差使,没有兴趣和毅力不行,没有压力和动力也不行,而且往往会被“工作忙、应酬多、年纪大、够用了、没欲望、无所谓……”等借口自我解脱。其实,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还是有很多学习时间、学习机会的。给自己定个务实的计划,并坚持下来,在实践中学习与思考,在思考中学习与实践,其能力和水平将会有一个不断的提高。

思想是一个人真正的实力与动力,是一个人真正的心气与底气。由此可见,善于思考则是一切良好习惯中的最好习惯,一切好习惯的养成与形成皆缘于思考。成长往往在思考中跳跃,成熟往往在思考中升跃,成功往往在思考中飞跃。智慧的火花往往在思考中催生,高尚的境界往往在思考中升华,人格的魅力往往在思考中彰显……好习惯都是在这些过程中形成的。爱迪生说:“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失去了思考就无从谈起好习惯的养成,失却了思考就会一事无成,放弃了思考就是放弃了自己,抛弃了思考就是抛弃了一切希望……

一个人的习惯养成和产生,与生活环境、教育背景、知识结构、人生观念、个人修养等要素紧密相关。诚如“三字经”所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小孩子生下来并无好孩子坏孩子之别,只是受到不同的教育养成不同的习惯,所以才会有很大的差别和差异。当今社会中的很多家庭,父母亲把好吃的都留给子女吃,自己不吃,而是哄着孩子看着孩子独吃,这样关爱培养孩子,一开始觉得既是尽责又是乐趣,久而久之,当发现孩子很“独”(独吃、独占、独享、独吞、独霸、独横、独我、独大……)之时,再想去改变已成习惯的子女已为时过晚也为时过难了,这种尽责实际上是失责,这种乐趣实则上是没趣,这是娇惯、放纵的必然结果。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现在的许多孩子不是缺物质营养,而是缺精神营养;不是缺心眼,而是缺“心肝”。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给教育的定义定论一锤定音:“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做父母的不可以专制压制,也不能不问不闻,不可以居高临下地说教,也不能漫不经心地随意,而应以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给予孩子更多的表率和榜样。不要以为孩子不懂,其实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养成。用心良苦坚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对孩子最好的投资。从另一种意义上讲,多培养孩子一种良好的习惯,这远比孩子在学习考试中多得一次好分数重要得多。这个道理很简单,一次好分数则是一次,一种好习惯则是永远。

在人生的经历中,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多一分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就会多一次成功的机遇;多一个好习惯,生活里就会多一种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很多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比别人更聪明、更有机遇,但他们一定比别人更勤奋,更有毅力和恒心。正是因为他们有了这些良好的习惯,他们才能不断地获得更多知识和信息,变得更有毅力和追求,变得更有信心和更多成功的把握。诚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说:“习惯一旦养成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

习惯的养成犹如织女纺纱,刚开始时则是一条细细的丝线,随着不断地重复相同的行为,就好似在原来的丝线上不断缠得紧紧的牢牢的。可见,习惯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此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掉以轻心。习惯不是本性,却有着本性一样的固执,习惯一旦形成,就“积习难改”,它会深入人的意识,左右人的行为。“习惯成自然”,“习以为常”的俗语诠释了习惯的这种内在特性。

习惯来源于行为的不断积累。一个动作,一种行为,经过多次的重复以后就能进入人的潜意识中,从而进化为习惯。若是把人的显意识比做河流中漂浮的冰块,那么潜意识则是隐藏在河流下面的绝大部分。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有95%的行为就是习惯性的,剩下大约5%才属于非习惯性。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3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固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3周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形成稳定的习惯。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督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便能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的精辟论述是:“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优秀是一种习惯”。既然优秀也是一种习惯,那么优秀这种好习惯可以通过不断培养来获得,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与毅力使自身的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让我们习惯性地去坚持学习与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习惯性地去热情善待每一个人……即让优秀与成功成为我们的习惯,那么,你的人品是出色的,你的工作是出彩的,你的命运是出头的,你的诸多方面是出类拔萃的。

          (作者单位:溧阳市人大常委会)

主办单位:溧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南环路18号
联系电话:0519-87269018   邮箱:lyrd611@sina.com
苏ICP备1700313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256号
网站标识码:32048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