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所处的位置: 首页>>调查研究>>内容
构建大交通格局 赋能品质城市发展
发布日期:2025-09-02   来源:人大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号:〖

经济要发展,交通必先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等重点改革事项,为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交通品质历来是城市品质的重要窗口,加快构建大交通格局,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加快打造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的应有之义。市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工委会同市资规局、交通局等相关单位人员,通过召开座谈、实地考察、外出调研等方式,总结提炼先进地区交通建设的经验启示,同时对比分析溧阳与周边地区的发展差异,重点围绕我市水路空铁、政策机遇、优势短板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研究背景

(一)上海大都市圈再扩容,溧阳交通区位优势不断跃升

今年6月,上海大都市圈再度扩容,溧阳逐渐由区域边缘地带向内转移,成为上海大都市圈西部区域中心。9月份,沪苏湖高铁正式进入联网调试阶段,为年底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溧阳有必要结合新区位、新形势推进大交通格局优化,抢抓沪苏湖铁路通车机遇,积极融入上海1小时经济圈,把地处腹地的客观事实转化为区域发展的跃升优势。

(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再升级,提升对外交通网络迫在眉睫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也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行领域、关键支撑和重要载体。近年来,常州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重大历史机遇,深入实施“532”发展战略,提出要加快建设长三角交通中轴。溧阳作为常州向西联动皖南、向北接轨南京、向南联结浙北、向东融入上海的重要窗口,加强对外交通网络建设,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既是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服务和融入常州“532”发展战略、助长三角交通中轴建设的应有之义。

(三)文旅产业发展再升温,快速通道建设急需提上日程

今年,我市再次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在全国排名第13位,实现了连续3年的排名攀升。1-10月,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508.7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2.8%;实现旅游收入276.1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97%。我市旅游业呈蓬勃发展态势,需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快速交通体系,才能更好支撑溧阳旅游产业的质变提升。

(四)十五五规划出台在即,政策投资窗口期即将来临

交通是支撑城市功能发挥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江苏省十五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发展思路研究》(初步成果)中提出发展目标:力争十五五投资规模保持十四五时期水平,意味着十五五可能是全省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最后的高峰期,因此,溧阳必须抓紧关键的投资窗口期,聚焦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加大交通投资力度,以交通高质量发展赋能溧阳品质城市建设。

二、基本情况

(一)溧阳综合交通基本情况

2023年底,溧阳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16.93公里,普通国省道总里程达218公里,实现高速融入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及周边苏浙皖地区,一轴四射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国省干线网络不断完善,布局呈现三横两纵,实现内部基本覆盖、城镇顺畅衔接,对外快速直达、区域高效联通。高速铁路贯穿市域东西,从溧阳出发半小时可到南京、1小时可到杭州。芜申线溧阳城区段9.5公里航道整治工程于今年8月顺利实施完成,内河航运一纵一横航道主骨架基本形成。溧阳港一期建成投运,设计年吞吐量350万吨,别桥长荡湖通用机场建成并试飞成功投入运营,水陆空铁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完善。

(二)与周边地区对比情况

对比周边地区,与溧阳地域相近、经济体量相当的宜兴、太仓、海门、如皋、丹阳相比:

溧阳与宜兴、太仓、海门、如皋、丹阳综合交通情况对比

城市

铁路

公路

航空

水运

里程

(公里)

城际铁路

里程

(公里)

二级以上占比

港口

航道

里程

(公里)

溧阳

39.47

连镇铁路南延段开展

方案研究

2034

26.0%

长荡湖机场

溧阳港

216.43

宜兴

101

盐泰锡常宜城际铁路线型已确定、锡宜S2线

已开工

2983

33.3%

丁蜀

机场

宜兴港

604

太仓

48

沪宁沿江高铁开通、苏锡常城际铁路建设中

1351

60.8%

/

太仓港

319.35

海门

38

如通苏湖城际铁路

建设中

2574

28.5%

/

海港

启海港

347.99

如皋

78.36

宁启城际、如通苏湖

城际铁路建设中

3466

21.1%

/

如皋港

455.12

丹阳

76.97

沪宁城际

2263

30.6%

/

丹阳港

355.38

1.公路方面:一是溧阳整体公路等级结构偏低高等级(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为26%,低于宜兴(33.3% )、海门(28.5%)和丹阳(30.6%),远低于太仓(60.8%),与全省(28.5%)及苏南五市平均水平(38.9%)相比也明显落后。二是溧阳高快路网发展有待加速推进。目前,宜兴已建成范蠡大道、范蠡大道北延等快速路项目,宜马快速通道即将通车,一环四射城市快速环线和104国道环科园至丁蜀段快速化项目正在推进,锡宜高速改扩建、宜长高速阳羡度假区互通等高速公路项目陆续开展。

2.铁路方面:溧阳铁路总里程偏低,且缺乏与上海等大城市直通、快联的快速铁路、城际铁路及轨道交通;反观宜兴,锡宜S2线已经开工,盐泰锡常宜铁路线型将于明年1月正式开工,并计划投资40亿元建设宜湖铁路,直接连通沪苏湖高铁,纵深推进深耕上海战略,主动融入环太湖一地六县区域合作;太仓沪宁沿江高铁(南沿江城际铁路)开通运营,融入上海半小时通勤圈;海门、如皋推进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建设,全面强化与上海、苏州的联系。

3.航道方面:溧阳内河航道为216公里,低于周边地区,溧阳港2023年开港运营,相比周边地区起步较晚。而宜兴已实施锡溧漕河航道桥梁提升工程,持续拓展对外通道,新开通海铁联运班列2条、集装箱班轮航线3条,年吞吐量达4万标准箱。海门江海河联运体系已初具规模,如皋重点推进通扬线五改三工程,与连申线共同构成字形通江入海内河运输格局。太仓港是全国首个享受海港待遇的内河港,与上海港已实现通关一体化

4.航空方面:溧阳拥有长荡湖通用机场,空域以机场中心半径5 公里,高度300米,目前主要提供通用航空服务,功能相对单一。宜兴丁蜀机场已开通宜兴上海”“宜兴苏州”“宜兴无锡”3条直升机商用航线,空域范围从原先的80平方公里、高度300 米,扩展至 320 平方公里、高度1200米以下,打通整个宜兴及太湖西部,形成了辐射南京、杭州、苏州、上海的低空走廊。太仓已率先申请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继浦口之后成为全省第二个可以提供专门试验、试飞平台的城市。

经对标分析,溧阳与周边地区在交通建设方面的发展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综合交通枢纽能级方面溧阳综合交通网络各项指标相对偏低:公路方面,溧阳高等级公路占比偏低;铁路方面,溧阳对外高速铁路较少;水运方面,溧阳内河航道里程处于较低水平,港口建设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航空方面,溧阳低空经济先发优势已逐渐减弱。二是融入上海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成效方面宜兴轨道交通S2项目主动衔接无锡市区,太仓、海门、如皋、丹阳均有开通或在建的城际铁路,溧阳缺少与上海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互联互通的高速铁路、轨道交通以及快速路网。三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溧阳对低空经济的探索和建设起步较早,具有先发优势,但周边地区主动把握政策机遇,抢抓发展先机,宜兴已率先开辟对外商用航线,太仓已率先申请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发展增速较快。

三、存在问题

1.综合交通建设力度不够一是交通发展先手意识不强。尽管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近十年中有了长足发展,但纵向比较,近几年对外大交通的发展格局与基本框架没有较大变化,能重塑区域格局的重大交通工程不多,交通对品质城市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足。十三五”“十四五期间,溧阳交通基础设施计划总投资337.2亿元,横向低于周边武进(382.7亿元)、金坛(346.1亿元)、宜兴(378.6亿元)、溧水(562.9亿元)等地区且实际投资完成率低。

2.对外交通缺少快速通道。一是溧阳与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的快速直连通道偏少,尚未形成多通道、高质量的交通体系。二是溧阳与常州主城区及常州奔牛机场尚未形成快速联系,到常州主城区仍需80分钟,未完全融入苏锡常“1小时都市圈三是溧阳为苏锡常地区唯一没有快速道路的城市,周边金坛(金武快速路)、宜兴(宜马快速通道)等地区均已具备一定的建设成效。

3.高铁枢纽功能薄弱。溧阳站和瓦屋山站的站场规模较小(24线),衔接线路单一,铁路客运枢纽功能较弱、辐射能力有限。根据相关项目规划调整,未来溧阳站将引入苏锡常城际铁路、镇宣铁路以及镇宣至盐宜铁路连接线等项目,现有设施无法满足未来客运需求,难以支撑溧阳苏西南交通枢纽定位。

4.路网干线亟需提档升级。高速公路方面,宁杭通道流量持续增加,年均增速达到10%以上,而目前溧阳新昌枢纽至溧水段仍为两车道设置,拥堵易发。普通国省道方面,溧阳市域内的国省干线货运交通占比接近一半,但目前341省道尚未完全贯通,233省道、104国道贯穿城市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功能的发挥,城区段通道交通功能混杂,限制了国省干线的通过性交通功能发挥。

四、经验借鉴

针对溧阳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拟选取路网完善、轨道建设、枢纽升级、低空经济等方面发展成效领先的典型地区案例进行经验借鉴。

(一)广德:路网完善

广德市与溧阳市相邻,位于长三角中心,东临杭嘉湖,北倚苏锡常,周边围绕上海、南京、合肥、杭嘉湖、苏锡常等五大经济圈。经过十年建设和发展,GDP2014年的157亿元提升到2023年的410亿元,实现翻倍增长。交通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公路方面,通过实施外部出省通道、内部循环通道、北部工业通道、南部旅游通道四大通道体系建设,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形成一横一纵高速公路布局和贯通南北的国省干线网络,已实现与苏浙沪毗邻地区的无缝对接。铁路方面,建成一普一高铁路网络布局,未来随着沪苏通高铁通车,广德市即将步入上海“1小时交通圈

(二)宜兴:轨道建设

今年6月,无锡市第二条市域轨道交通线——无锡至宜兴城际轨道交通工程(S2线)正式启动土建施工,宜兴即将成为省内第四个开通地铁的县级市。锡宜S2线全线61.48公里,160公里时速,两次穿越太湖,串联宜兴城区、马山国际旅游岛和太湖新城,一轨串联锡宜常。建成后,一条可多点换乘、串联锡澄宜交通枢纽、辐射环太湖轨交网、带动科产城人融合发展的轨交线将为苏锡常都市圈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沙坪坝:枢纽升级

重庆沙坪坝站是国内首个高铁站综合开发项目及城市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在升级改造的设计过程中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实现高铁、城际轨道、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换乘。二是以TOD模式带动周边交通、金融、旅游、商业的整体开发,打造地上7层商业空间加地下7层综合立体交通,塑造城市地标。

(四)昆山: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是全球竞逐的新兴产业,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今年8月,国内首条跨省定点低空载客运输航线——连接江苏昆山城市航站楼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直升机载客航线正式开通。从昆山到浦东机场,原本1.5~2小时的地面车程如今只需30分钟,昆山城市航站楼成为全国首家开通跨省空空联运项目的城市航站楼。

五、对策与建议

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在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建设的新征程中,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把交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立足更广范围、更高标准、更大手笔,以全面赶超跨越的决心魄力,全市域、全要素提升交通建设水平,加快构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溧阳新实践、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现代化大交通格局。

(一)提高站位,加紧抢抓发展机遇。要主动抢抓十五五政策机遇期和发展窗口期,以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更高站位来谋划交通。一要立足长远布局。进一步拉高定位、提高标准,依据适度超前的原则,抓紧谋划推进一批打基础、管当前、利长远的重大交通项目,全力提升溧阳综合交通枢纽能级,为溧阳高质量发展蓄势添力。二要积极对上争取。加强与国家部委和省市交通等部门的沟通衔接,更大力度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争试点,同时积极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常州“532”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战略部署,深化与周边城市对接,争取更多能重塑区域格局的重大交通工程。三要加大交通投入。全力扩大交通有效投资,持续推进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尽早纳规、尽早开工建设。

(二)找准定位,加速融入轨道上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城市群竞合,轨道上的长三角日渐呈现。要紧紧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个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在长三角的坐标系里找准定位,在一体化的大棋盘中统筹谋划,加快构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轨道交通格局。一要加速推进溧阳站扩容升级。建议组建专门班子,将溧阳高铁站扩建提升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并全力推进,确保将现有的24线规模改造成410线规模(宁杭场26线、常芜场24线),并进一步优化提升综合运力,争取更多经停班次,为打造未来交通枢纽、深度融入长三角创造条件。同时进一步完善高铁站周边综合交通换乘设置,进一步提升高铁站枢纽功能。二要加速融入上海1小时经济圈依托上海这座面向全球开放的前沿窗口城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龙头城市,积极抢抓沪苏湖高铁开通机遇,全面加强与上海铁路局对接,在保持宁杭线班次基础上,增开溧阳经沪苏湖铁路直达上海的往返班次。三要加速融入区域一体化。全面关注周边重点交通工程项目规划和建设进程,积极对接苏锡常城际铁路,加快苏锡常城际线溧阳天目湖站位方案研究,进一步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促进溧阳快速融入周边城市群。加快推动连镇铁路南延线型稳定,衔接宁杭二通道、宁宣铁路,兼顾杭州方向和宣城方向,构建长三角中部东西向连接线,提升对外高铁网络的灵活性。全力争取宁溧宜铁路、常芜铁路与淮泰常铁路相衔接纳规,满足多样化城际出行需求。

(三)主动进位,加快打造高快速通道。要结合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和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道路快速化改造研究,科学谋划近期、中期、远期高快速路网建设。一要加快推进宁杭高速改扩建。积极向上对接,争取加快推进宁杭高速扩容提升,增加车道,改善拥堵,提升溧阳对外主通道运输环境,大幅提高溧阳至南京方向、杭州方向、上海方向的高速通达能力。二要加快推进快速路研究。对外,加快丹金溧快速路研究,通过丹金溧快速路连接金武快速路、通达南沿江高铁(金坛站),积极谋划常溧高速与常州奔牛机场的对接,推进常溧一体化。对内,聚焦城区出行便捷化,加快中关村片区、奥体大道等城市高架项目可行性研究,着力改善城区堵点,加快构建立体化快速化公路网络。同时,开展城区普通国省道布局研究,科学谋划G104G233城区段和S239改线(高架改造)及其连接线路网布局,最大程度减少过境交通影响。

(四)立足本位,加码布局低空航线网络。低空经济是国家高度重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发展低空经济,溧阳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要把发展低空经济作为抢占新领域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依托长荡湖机场、南航天目湖校区、动力电池产业等软硬件条件,加快布局低空航线网络,将发展先机转换为发展优势。一要加快推进通用机场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大通用机场建设投入力度,超前规划、逐步建设满足低空经济发展需求的通用机场配套设施。提升长荡湖机场航行服务能力,完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低空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加快推进跑道延伸、航站楼升级、电动飞行器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工程。二要探索构建立体交通低空航线网络。加快商用航线研究,合理规划溧阳上海溧阳南京溧阳常州等方向航线,实现常溧低空一体化、苏锡常低空同城化、融入南京都市圈低空网络。加强旅游航线研究,探索开辟溧阳境内短途枢纽接驳航线及低空旅游项目,快速通达天目湖、南山竹海、瓦屋山等景区。

主办单位:溧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南环路18号
联系电话:0519-87269018   邮箱:lyrd611@sina.com
苏ICP备1700313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256号
网站标识码:32048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