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所处的位置: 首页>>调查研究>>内容
进一步做好水库移民后扶工作的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25-09-02   来源:人大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号:〖

做好水库移民后扶工作,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民生工程。为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组建课题组,聚焦水库移民后扶工作的新情况、新需求,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学习考察、分析资料等途径,形成如下报告。

一、我市水库移民后扶工作概况与成效

我市目前共有水库移民28827人,分布在全市12个镇(街道)的171个行政村,绝大多数为本地移民。这部分移民,按照2007年国务院的文件规定可享受移民后扶资金的扶持。扶持政策分为两块,一块是直接补贴给移民每人每年600元,共20年;第二块是项目扶持,即建设项目以促进移民增收致富、安居乐业。

水库移民后扶资金由国家统一筹措,通过提高电价形成的增值税增收部用于专项后扶工作,江苏省现行征收标准为6.225厘/千瓦时。移民后扶资金按照移民人口、上交电费贡献率、后扶项目绩效考核成绩等依据下发各地。2007年以来,溧阳累计收到上级拨付移民后扶资金近10亿元。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市每年收到的移民后扶资金约7300万元,其中直补到个人1700余万元,剩余5600万元左右均投入到移民后扶项目建设中。按照政策要求,这笔专项资金必须及时用完、用好、用出成效。长期以来,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通过多方努力,使这笔资金发挥了较好成效。

(一)移民收入稳步提高。截至2024年,全市共发放移民直补资金1.02亿元,先后投资9亿元建设水库移民后扶项目959个,惠及145个移民村28692人,占移民总数的99.5%。2023年底全市水库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331元,略高于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42元。

(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24年,累计使用移民后扶资金近5亿元,修(改)建农村道路800多公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2万多亩,新建幼儿园3000多平米,改建、新建农村医务室1000多平米,改造农村自来水管网150多公里,新建农村污水管网40多公里,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先后投入移民后扶资金0.6亿元,新建社渚镇下西村标准厂房、社渚镇青虾产品交易中心、江苏别桥无人机特色小镇一小镇客厅、南渡镇堑口村农产品交易中心等产业扶持项目,增加了移民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也增加了就业岗位,逐步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四)村庄特色持续擦亮。先后投入移民后扶资金近3亿元,实施了以“净化、硬化、美化、绿化、亮化、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库区环境综合整治和移民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参与建成平桥村、八字桥村、桂林村、塘马村、姜下村、前六村、庆丰村等一批优秀的文旅融合特色村,将“一产”转化为“二产”,带动“三产”发展,实现当地移民就近就业或创业致富。

(五)移民人群和谐稳定。水库移民后扶项目的实施,有效缓解了移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矛盾,移民群众来信来访人(次)逐年下降,移民人群总体保持和谐稳定。

二、存在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上级要求的变化,移民后扶工作的重心逐渐从民生保障向经济发展转变,面对这个新的要求,我市移民后扶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一)项目质量有待提高,集聚效应存在盲点。一是数量少,“十四五”以来,全市新建产业扶持类项目仅有4个,“造血”作用有限;二是分布散,959个后扶项目零星分散在145个行政村,单个村得到的扶持资金非常有限,作用发挥较弱三是能级低,959个后扶项目中,100万以下的占784个,绝大多数项目只承担移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简易补偿功能,无法产生经济效益。

(二)项目要素受限较多,快速落地存在堵点。一是项目申报涉及部门众多,审批流程复杂,涉及建设用地的项目申报过程耗时更长,协调难度较大,难以保证资金使用的及时性;二是整合其他部门的政策红利能力不足,移民后扶资金“抛砖引玉”的引领力不够,尚未发挥后扶资金的杠杆作用,“单打独斗”建项目的力量稍显单薄,需要撬动更多资金投入项目建设。

(三)项目管理有待完善,长期增收存在难点。一是部分涉农项目后期维护成本高,许多项目因缺乏管护损坏严重,收益性难以持续;二是项目移交属地管理的制度不健全,缺乏合理的考核机制,致使部分项目移交后出现建而不管、管而不用的现象。

三、建议意见

面对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说,要从“项目提质、落地提速、资金提效、管理提升”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以高质量项目为引领,优化项目立项。一是优选现代高效的农业项目。依托移民地区的资源优势,围绕高效农业,建设高效设施。重点发展种、养、加一条龙产业和农文旅融合创意产业,结合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用有效的强链、补链、延链措施增强移民村自身的“造血”能力。二是布局便于出租的功能性项目。对不具备资源条件的移民村,借用飞地经济和物业经济的模式,建设标准化厂房、民宿、商铺等功能性项目,通过出租获取稳定收益,增加移民收入。三是打造可供推广的示范项目。在移民相对较多、安置相对集中的区域,根据其禀赋优势,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示范项目,集中力量建设几个示范村、示范区,以点带面,更好引导全市的移民后扶工作。

(二)以高效率组织为引领,加速项目落地。一是形成工作合力,简化审批流程。提前项目申报时间,并由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联合审查报批机制,简化审批流程,加快审批进度,促进项目尽早入库、尽快启动。二是重视要素保障,提升建设速度。对于入库项目,优先保障土地要素,优先启动招标程序,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快建设、加快验收、加快投运。

(三)以高水平整合为引领,扩大资金成效。一是有效整合政策资金,合力“烧大菜”。以专项资金为引领,盘活各类存量资金,将水利、交通、农业、乡村振兴等涉农资金有效整合,形成大项目,力争大效益。二是科学引领民间资金,聚力“创大业”。以政策资金为杠杆,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后扶项目建设与经营,扩大资金来源和渠道,提高后扶项目落地数量与质量。

(四)以高规范机制为引领,提升管理水平。一是强化资金管理,确保规范使用。优化资金分配机制,在国家、集体、民企和移民之间合理分配项目收益。完善资金使用机制,建立科学化、精细化的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使用预算管理机制,科学编制经费预算,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健全资金使用监督管理机制,强化移民相关管理部门资金使用监管责任,构建资金使用全过程监督管理体系。二是明确权责所属,规范交接手续。在后扶项目移交时,要明确移民项目的产权所有和管理主体,针对不同类别的项目制定不同的管理运营方案。三是纳入考核体系,督促长效管理。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进度、效果及后续运营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以考核结果为导向,督促项目执行单位、运营管理单位持续优化管理措施,持续发挥后扶项目作用。                          

主办单位:溧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南环路18号
联系电话:0519-87269018   邮箱:lyrd611@sina.com
苏ICP备1700313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256号
网站标识码:32048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