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需听“民声”,察“民情”,才能体“民意”、暖“民心”。2018年,溧阳在市人代会上全面推开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这种以人大代表票决制确定民生实事项目的做法,尊重群体主体意愿,把选择权和决定权交给群众,实现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转变,真正将民生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暖到群众的心窝里。
永葆创新活力,是溧阳人刻在骨子里的DNA。2013年,溧阳在埭头镇开始试点票决制工作,到2018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市、镇两级全覆盖,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实施以来,这项工作得到了省人大、常州市人大的精心指导,并入选“2017年度江苏省市县人大工作十大新闻”,相关经验相继被省人大网站、《人民与权力》《人民代表报》等报刊杂志宣传和推广。
首次以人大代表票决确定的民生实事工程之一,“溧阳1号公路”也被广大市民形象地誉为“票决出的致富路”。这条365公里长的天路,不仅把溧阳藏在深闺的美景串珠成链,为人们带去心中向往的“诗和远方”,更是带动沿线10多万农民参与乡村旅游致富增收。
制度的顶层设计,更需高效的举措推动落实。市人大常委会还将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情况列为明年的重点监督内容,定期组织代表以视察调研等形式开展跟踪督查,并对项目实施成果开展满意度测评,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这些年来,通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我们不仅聚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办了一批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民生实事。特别是,2021年的“五提质三提升”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时序目标任务,惠民效应得到进一步彰显。
急民之所及:让“一老一小一困”安心。在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的今天,如何守护最美“夕阳红”,让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安度晚年,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现实课题。过去一年上涨的养老金让养老更安心,日益完善的养老服务让人更舒心,39家“如意小食堂”更是让全市8万余名老年人吃出了幸福的滋味。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硬件的提升必不可少,特别是保护好儿童青少年的明亮“视”界,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江苏省中医院溧阳分院新院加快建设,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缩小了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
解民之所忧:让微民生为幸福加一度。对每家每户来说,哪怕很微小,只要解决了,千家万户都能看得见、记得住;每家每户的一件件小事,就是连着民心、系着冷暖的政府大事。过去的一年,作为以县城为单位开展电动中国示范区建设的先行者,我们大力推行“电动溧阳”,在30个小区安装了300个电动汽车充电桩,1000个电瓶自行车集中式智能充电位建设;建成快速充电站13个,提供充电车位161个。在城区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1159个,对12个公共停车场共计2236个停车泊位进行智能化改造;调整警力配置,灵活应用交通组织管控,做好疏堵保畅;大力改善校园及周边交通出行情况,有效破解城区拥堵难题。
行民之所盼:让农民也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将人民群众的小事当做自己的大事去解决,才让老百姓真心实意地竖起大拇指。城乡公交改造后的2元一票制,使日均客流量由6.64万人次攀升至8.43万人次,同比增长26.84%,城乡居民对城乡公交一体化满意度测评达95%以上。实施南部山区供水改造提升和北山片区环网供水工程,让偏远山区群众都喝上放心水、优质水。对老旧公厕进行提升改造、新建农村公厕,这背后不仅体现了溧阳城市形象的提升,更直接关系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每一个普通人平凡日常里汇聚的细碎温暖,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最生动的注脚。这一份温情的民生答卷,书写在溧阳2021年的民生保障体系中,书写在不断改善的生活和居住环境里,书写在让市民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的不变追求里。
初心致远,使命敦行,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今年,又有一批民生实事即将提交人大代表表决。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做样子、不走过场,决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实招办实事、以实干求实效,既立足眼前、解决好具体问题,又着眼长远、完善利民惠民的体制机制,切实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如何让民生工程加速、群众幸福加码,广大党员干部要多察民情、多听民声,心系群众安危冷暖,把握群众所思所盼,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切实多解民生之忧、多谋民生之利,以民生温度检验工作成效,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